2月19日即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。我院针灸科钟伟泉主任中医师指出,雨水时节养生要根据春季生发的特点,扶助阳气,疏泄肝气。同时也要注意肝木易克脾土,小心稍有不慎损害脾胃。
另外,雨水节气降雨增多,湿气加重,湿邪易困扰脾胃而出现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浑身乏力、腹泻等症状,因此,要特别注意对脾胃的养护。
00:26那么,具体该如何养生呢?钟伟泉从以下4个方面,给大家提出了建议▼
起居:晚睡早起勤锻炼
钟伟泉介绍,春季到来,日渐延长,夜渐缩短,阳气渐长,而阳主动阴主静,阳气生长了,人要顺应大自然的气机,减少睡眠的时间并增加活动的时间,所以生活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。
此外,雨水是早春节气,早晚依旧较为寒冷,雾气大,运动不宜过于激烈,避免因中气消耗太过而失去对肝气的控制,导致肝气过剩而出现发热、上火等症状。
他建议,市民选择八段锦、散步、打太极拳等较为轻松的运动方式,让肝气慢慢地上升。锻炼前做好准备活动,让肌肉和韧带得到充分放松,以防止运动量的突然加大而造成肌肉和韧带损伤。
饮食:省酸增甘养“脾气”
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,阳气发越之季,应少食油腻之物,以免助阳外泄,肝木生发太过,克伤脾土。
唐代养生学家孙思邈在《千金方》中说:“春七十二日,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”。五行中肝属木,味为酸,脾属土,味为甘,木胜土。所以,春季饮食应少酸多甜,以养脾脏之气。市民们可选择进食韭菜、香椿、百合、豌豆苗、茼蒿、荠菜、春笋、山药、藕、芋头、萝卜、荸荠、甘蔗等。
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,春雨通常也会增多,湿气过盛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湿困脾胃,出现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腹泻等症状。《黄帝内经》中说“湿气通于脾”,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,健脾祛湿。最简单的健脾祛湿办法便是食疗,比如芡实莲子薏仁汤。
值得注意的是,雨水节气养生饮食防护也是预防春季多发病的重要措施,阳气虚的人,可用黄芪、党参、大枣适量,煮成茶水饮用,以补气护卫,提高机体免疫力。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,可以喝一些姜枣糖茶。
网友评论
1条评论欧博百家乐ABG
回复在点击了诈骗分子提供的链接后,被提醒需要验证支付宝账户信息,随后手机便吸收到的转账验证码。还没来得及多想,李女士发现自己的账户被相继转走了13万元。天啦噜,这个好好看